中国人首获诺贝尔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5日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李克强总理在贺信中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德国两位学者用黄花蒿中的青蒿酸合成青蒿素

 
   
在低品位青蒿素的黄花蒿中,青蒿酸的含量是青蒿素的两倍到十倍,目前由于将其转化为青蒿素成本过高,因此这些青蒿酸往往都被作为废物处理掉。如今,德国波茨坦市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的化学家Peter Seeberger及其博士后Francois Lévesque,已经攻克了这一难题。
    Seeberger
Lévesque使用一种所谓的流动化学——即在化合物流经一根细管时发生反应——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用光源包裹这根管道,戏剧性地增加了活性氧的产量。青蒿酸被还原为左旋二氢青蒿酸,随后这种产物与氧一道被泵入管道,并在那里混合;光照活化其中的氧,进而产生青蒿酸前体。最后,研究人员向化合物中添加三氟乙酸,并最终产生青蒿素。经提纯后,其产量可达40%。在本周的《应用化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Seeberger117日于柏林市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整个过程仅需时4.5分钟。”他展示了一个手提箱大小的反应系统原型,“利用这种小装置,我们现在每天能够生产800克青蒿素”。他补充说:“3个月后,我们希望能够日产2千克青蒿素。”据Seeberger介绍,他的第一个反应装置造价6万美元,而最终能够降到1万美元。
    英国雷丁大学的化学家Geoff Brown表示:“这是一项很棒的科学研究。”Seeberger已为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这只是一个开始。”他希望这一发现有助于从植物中提取更多的青蒿素

我国为中医药发展提供“钱途”保障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10日在北京举行的2012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时表示,三年多来,中央财政共为中医药发展投入了173亿多元。

  王国强介绍,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近60亿元,其中新增投资42.12亿元,支持1814所县级中医(民族医)医院、58个地市级民族医医院和88个西部地区地市级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建设;安排资金10.14亿元,支持70所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新增投资3亿元,支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的88个中医专科建设;安排资金4.12亿元,支持全国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等项目建设。

  王国强说,三年多来,中央财政共投入173亿多元,其中安排专项资金45.3亿元,用于支持16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和313所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顺利完成《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央投资任务;安排专项资金56.7亿元,支持了382所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安排专项资金71.43亿元,用于组织实施县级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与中药房建设、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中医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市县中医(民族医)医院能力建设等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据悉,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投入大幅增长。

中国3年投逾173亿元支持中医药发展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3年多来,中央财政共投入逾173亿元人民币支持中医药发展。这是记者10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中国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作的报告透露,中央投入主要用于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县级中医医院建设;组织实施县级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与中药房建设、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中医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等项目。

  王国强指出,中央财政对中医药的投入不断加大,2011年新增投资42.12亿元人民币支持1814所县级中医院、58个地市级中医院和88个西部地区地市级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建设,安排资金10.14亿元支持70所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新增投资3亿元支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的88个中医专科建设。

  报告显示,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支持中医药发展作为单节列出,成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六项重点任务之一,同时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等部分也列入了中医药内容。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王国强介绍说,中国促成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成立5个中医药标准制定工作组,并获得了3个组的召集人席位。此外,《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在2011年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王国强还特别提到,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成为中医药界的骄傲。

  旨在总结2011年中医药工作,提出今后中医药发展任务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为期2天,近300代表参加了会议。
 

发改办高技[2009]2615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关于组织实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专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局)、卫生厅(局)、中药管理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办公厅(办公室),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不断满足人民健康对中药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中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中药产业竞争力,保障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于2009-2011年联合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项实施的目标
    (一)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与特色,推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成熟度高的中药成果产业化,使更多的疗效确切、可供临床选择的中药新产品走向市场,项目完成后,形成若干个年产值1亿元的中药新品种,为中药产品的结构优化与名药、名厂培育奠定基础。
    (二)针对当前紧缺、用量大、且有较好种养基础的野生药材品种,推动其家种、家养进程,项目完成后,每种药材新增野生变家种生产基地3000亩以上或相当养殖规模,使其对野生资源的依赖度下降20%以上,有效缓解由于野生药材资源紧缺导致用药价格升高的问题,逐步降低对野生药材资源的依赖,满足中药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保障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引导中药大企业以其优势产品为核心,建立栽培或养殖原料药材规范化生产(GAP)基地,面积达10000亩/种以上或相当养殖规模,促进中药产业链的协调、健康发展。
    (三)围绕中药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等关键环节,推动一批饮片、成药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应用,为形成中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奠定基础,为整体提升中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提供示范,以保障饮片、成药的质量达到稳定可控,保障用药的安全、有效。
    (四)引导形成一批合作关系清晰、合作实体明确、合作任务落实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充分发挥我国已有的中药研究公共技术平台的技术创新优势,推动建立技术开发合作机制,促进中药产业技术联盟的形成。

    二、专项支持的主要内容
    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和中药产业自身特点,针对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本专项重点支持治疗常见病、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品种的产业化,优质原料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先进技术的综合示范应用。具体内容包括: 
    (一)创新药物品种的产业化。支持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肝病、病毒性感冒(流感)、妇科慢性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确切、制造技术先进且成熟、市场潜力大的创新中成药产品的产业化。
    (二)优质原料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择优支持15种左右以野生抚育技术、人工繁育技术等为支撑的紧缺、用量大的珍稀濒危、高附加值野生药材规模化野生变家种家养、抚育基地建设。择优支持10种左右为中成药大品种配套的主要栽培或养殖原料药材规范化基地的建设。
    (三)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先进技术的综合示范应用。择优支持5种左右以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的优质特色中药饮片的规范化生产和过程控制技术应用示范。择优支持10家左右企业以其相关产品为载体,集成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等,进行中成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技术示范。

    三、申报项目的具体条件
    (一)所有申报项目,需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3号)和本文的有关要求,且已完成项目开工建设的相关准备工作或已开工建设。
    (二)所有申报项目,若属涉及行业准入管理的,要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相关许可文件。
    (三)项目实施单位应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和相应的技术开发、经营管理、资金筹集能力,应按照资金申请报告的要求提供相关附件。
    (四)申请创新药物品种的产业化的项目。需具有2007年1月1日后获得的国家药品新药证书(I类新药获得新药证书的年限可延长至2005年1月1日);应有自主知识产权;应开展了IV期临床评价及临床研究总结;应具有较高、成熟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具有独特的治疗学优势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五)申报优质原料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的项目。野生变家种家养或抚育药材基地的建设项目,需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已有中试实验田1000亩以上或相当的养殖规模,并提供可进行大规模人工种植、养殖或抚育的技术资料及相关证明材料。中成药大品种(2008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的栽培原料药材应具有5000亩以上栽培面积或相当养殖规模,并具有主营中药材栽培或养殖的企业资质等证明材料,相关栽培和养殖关键技术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AP认证受理通知书者优先。
    (六)申报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先进技术综合示范应用的项目。其中:优质特色饮片的规范化生产和过程控制项目,申报企业应具有GMP证书,2008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中成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申报企业近3年的年销售收入应不少于5亿元,所用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成熟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作为技术载体的中成药产品应具有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四、专项申报程序和要求
    (一)本专项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织实施。
    (二)各地方发改委在征求当地中医药管理部门意见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项目申请,国务院相关部门和直属机构、中央企业可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项目申请。
    (三)专项申报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3月10日,项目主管部门应在此前将所推荐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和初步审查意见、项目简介和有关附件等材料一式三份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并同时完成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网上申报填报。所有项目单位要对所报项目进行认真核实。
    (四)在项目主管部门申报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在专项申报截止日期之后,对符合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和本公告基本要求的项目组织专家评审,专家评审的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批复的专项项目,若在批准后的一年内项目建设没有实质性进展,所批文件将自动失效,项目单位应归还国家所下达的全部资金。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中医药局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日
主题词:中药 高技术 专项 通知
附件: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
一、项目意义和必要性。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产业关联度分析,市场分析,与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总体思路、原则、目标等关联情况。
二、项目技术基础。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该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三、项目建设方案。项目的产能规模、建设的主要内容、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地点、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期管理等。
四、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规模,投资使用方案、资金筹措方案以及贷款偿还计划。
五、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与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其中节能分析章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要求进行编写。
六、项目法人基本情况。项目法人的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等。
七、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项目
风险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八、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国家补贴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并填写招标事项核准意见(见附表),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并盖章。
九、资金申请报告附件:
1、银行承贷证明(省分行以上)文件;
2、项目法人近三年的经营状况(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销售收入证明)和项目法人自筹资金保证落实文件;
3、地方、部门配套资金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4、前期科研成果证明材料(需经权威机构认证或出具技术检测报告、专利证书等);前期科研成果的成熟度,应能够满足产业化试验或产业化示范的要求;
5、相应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意见;
6、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项目);
7、有关部门出具的产品生产、经营许可文件等,包括新药证书、GMP证书、IV期临床评价资料及临床研究总结报告等;
8、土地、重要原材料以及其它所需证明材料;
9、政府投资项目需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企业投资项目需提供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在有效期内且未满两年);已开工项目需提供投资完成、工程进度以及生产情况证明材料;
10、项目单位填报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中药现代化最早公开的文献之一


多功能超临界多元流体萃取工装置提取黄花蒿有效成分(摘要)

    
(本文曾1994615--16日在北京“国务院二招”由国家科委出面组织召开的“第一届全国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学术交流会”上公开发布过,
花蒿内含有
178种生物活性物质成分,其中青蒿素含量一般仅为0.2~1.2%,而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分步选择性萃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以及产值较高的榄香烯、母菊薁(Chamazulene)、苦艾内脂等抗癌成分, 则可实现青蒿素生产无成本,这一新工艺及新型工业生产装置的开发,并曾于19947月与昆明制药厂当年的总工程师王存志高工,共同编制过详尽的建厂可行性研究报告,至今仍有开发价值。)

 
 
 编者按:据早于《本草纲目》134年,刊刻于公元1459年的明代医药学家兰茂所著《滇南本草》记载:“青蒿,形似蒿。开黄花,生子如粟米大。气味苦,性寒。无毒。主治疥癞痂痒恶疮,杀虱,治留热在骨节间,明目,妇人血腹内满,及冷热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补中益气,轻身补劳。驻颜色,毛发令黑不老,亦治疟疾,止金疮痛。” 根据《滇南本草》的记载,云南省医药研究所有关研究人员,于1965年在当年的昆明市近郊的田地边发现了开黄花的青蒿,并制备出结晶体,后经北京及上海的有关研究人员,鉴定为青蒿素 [分子式C15H22O5.,属倍半萜内酯.无色针状结晶,mp156~157℃,[a]D17+66.3 (C=1.64,CHCCL3)], 再者根据《滇南本草》的记载,人们不尽还会问,黄花蒿内还有什么主治恶疮(癌症) 补中益气,轻身补劳 ,止金疮痛,驻颜色,毛发令黑不老的有效化学成分……

一、
前言
  我国菊科蒿属植物,遍布全国各地,资源极其丰富。在药用上有价值的主要品种为: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青蒿(A.apeacea Hance)、苦艾(Artemisia annua L)、茵蒿(A.incana Drnce)、牡蒿(A abponica Thunb)、野艾(A.vulgaris L),其化学成分大同小异,提取黄花蒿植物有效成分新工艺,还可用于其它蒿属植物提取。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以青蒿素为母体合成的蒿甲醚,为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有力保障,是当前治疗疟疾首选药,成了我国医药工业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青蒿素的提取,目前工业生产上采用溶剂法,收率低,仅能提取50%的有效成分, 且黄花蒿植物中其它有效组分未能提出。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分步选择性萃取黄花蒿中各有效成分,最早是由专门研究天然物化学的专家赵树年教授于1983年初提出来的,1988年底,云南超临界流体应用技术研究课题组的主要成员赵树年教授丶刘复初教授与王镇堃高级工程师三人,为了寻求产业化的合作,曾亲临当年生产青蒿素的云南植物药厂,向当时该厂的陈厂长与杨付厂长详尽介绍了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分步选择性萃取黄花蒿中各有效成分的可行性。
二、完成工业化开发的技术基础
   
云南超临界流体应用技术研究课题组从1978年底开始专门研究超临界流体应用技术,现已在理论探索、工程设计、生产操作实际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验和生产装置从2毫升、2立升、4立升、20立升 、200立升过渡到目前已实现的1300立升生产装置。在1300立升超临界多元流体加工装置上 ,既可对动、植物产品脱臭、予破壁、脱脂、与灭菌保鲜,又能保存酶的生物活性,并已完成峰花粉脱性激素 等系列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三、新工艺的特点与优越性
新工艺的特点
1 提取青蒿酊。用于制备食品香精及驱蚊炕炎止痒香水等。 提高青蒿素的提取率和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2 提取青蒿酸和其它新的成分,如甲基青蒿素、榄香烯、母菊薁(Chamazulene)、苦艾内脂,β-胡罗卜素等
3 利用提取的青蒿酸和其它组份用简捷的方法合成青蒿素或其它倍半萜内脂。据报道,这类化合物有明显的抗癌活性。
4 将青蒿素及其它提取物配制成抗菌消炎外用的疗效化妆品,用于治疗皮肤病,扩大产品的用途。
新工艺的优越性
可以大幅度提高资源的利用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扩大品种、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青蒿素的生产成本,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四、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1
、提取青蒿酊(分子量小于280的挥发性成分),选用1号超临界多元流体萃取剂,萃取温度30~35℃,萃取压力8~12Mpa
2
、提取青蒿素 {分子式C15H22O5.,属倍半萜内酯.无色针状结晶,mp156~157℃,[a]D17+66.3 (C=1.64,CHCCL3)},选用2号超临界多元流体萃取剂,萃取温度30~50℃,萃取压力12~25Mpa
3
、提取青蒿酸 选用3号超临界多元流体萃取剂,萃取温度30~35℃,萃取压力20~25Mpa
4
、以黄花蒿阴干叶组成的复方原药,选用4号超临界多元流体萃取剂,进行重组萃取,萃取温度30~35℃,萃取压力20~25Mpa,以其萃取物制备的复方广谱性小儿退烧冲剂和传统工艺制备的复方广谱性小儿退烧冲剂相比,按原药剂量计,前者仅需后者的三分之一,即可达到相同的疗效
五、这一新工艺的扩展性
   
可对其他植物、动物及海洋生物中的有效药物成分进行分步选择性萃取,对更多的富含极性成分的复方中药新药及中成药进行超临界多元流体重组萃取。学术意义,、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均较好。
(
本文作者:云南亚太致兴生物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锟(原名王镇堃); 高级药剂师王 )    

 
附录:银广廈之后由暴利童话转变而成的又一噩梦(2007-12-18
 
  青蒿素"雪崩" 复星医药(600196)准备过冬,青蒿素从每公斤7000元直线跳水至1000多元,2007年青蒿素价格的“雪崩”使国内青蒿素企业集体经历了一场由暴利童话转变而成的噩梦。 青蒿素,作为一种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中国原创抗疟疾药物,2004年,根据统计,市场缺口达55%WHO当时的报告称,全球疟疾病例人数是3亿~5亿人。    关于“青蒿素产品将在世界市场上形成15亿美元的销售额”的说法随之在国内传开。“就是这一15亿美元的预计,导致了今天的行业危机。”2005年,WHO以近50%的幅度调低了需求量预测。但此时,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国内,青蒿素提取企业已从原来不足10家膨胀至近100家,眼下在这些厂家的库房内,过剩的库存原料量已经达到150万吨。“2007年以来,青蒿素市场价格已经由最高的7000/公斤跌至不到1300/公斤,低于青蒿素的种植成本,更低于超临界CO2萃取的2000/公斤及有机溶剂萃取的2200/公斤生产成本。”
   
华立药业(000607)是国内最大的青蒿素原料供应商,但由于一直没有得到WHO的供应许可,在行业跳水时也大幅亏损。2007年的半年报显示其亏损7000万,2007年三季度继续亏损870万。广州药业(600332)控股子公司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已建成的300×2的超临界萃取设备预计年产青蒿素3吨,原计划销售收入2100万元,将降至390万元……
  
经过多次审查,20078月中国企业在青蒿素产品出口上终于出现了转机,复星医药下属桂林南药生产的青蒿琥酯片+盐酸阿莫地喹片的联合用药成为了中国企业第一个通过WHO预认证的青蒿素类药物。目前全球仅有的两家复方制剂供应商,另一家是瑞士诺华制药。诺华制药产品的平均价格为每人份约1美元,而复星同等疗效的药品则远远低于1美元。2007年桂林南药约有15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额。按2007年前三季度出口额计算,桂林南药的出口排名已经领先于诺华。
  
目前国家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酝酿出台《青蒿素类产品出口秩序的管理办法》,同时,还将对青蒿素类产品(包括青蒿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原料药、衍生物药品制剂)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如果再有有关部门,能夠扶持和组织开发超临界多元流体分步选择性萃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青蒿酊以及产值较高的榄香烯、母菊薁(Chamazulene)、苦艾内脂等抗癌成分的新工艺产业化,则可实现青蒿素生产无成本,从而可避免当前青蒿素产业化中存在的雪硼事件。此外还可组织开发以青蒿素为主体的复方中药制剂,诸如治疗病毒性感冒、非典、禽流感、吸血虫病、球虫病……等的复方中成药,开拓青蒿素在国内的新市场,经济效益也较好。

关于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高技术无公害中药材与民族药物的示范基地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1.1.
必要性:目前我国动、植物药材的生产及供应现状,具有以下特点:①野生药材品种占葯材经营品种的80%以上。②在近200种人工栽培及养殖的葯材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单产低、病虫害严重、品种退化等问题。③价格体系失控,导致乱挖滥采、肓目捕杀,破坏天然葯用资源。④药材深加工没有考虑综合利用,资源可利用度差。因此有效地合理开发利用天然药物资源,建立无公害天然药物种植业与养殖业基地迫在眉睫。建立无公害药材生产有利于药材的地道性和高质量。建立无公害药材生产有利于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从目前中药材资源的保护管理,栽培及饲养现状看,中药材质量下降已经成为首要问题。野生动、植物药材由于国内外市场需量的大幅度增长而出现过度采挖捕猎,导致可供利用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不仅影响医疗保健需要,也引起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关注;常用植物药材的传统栽培也出现很多新问题。一是有的地方不顾自然环境条件盲目引种,导致药材品质下降甚至不堪药用;二是过量使用高残毒或禁用农药导致中成药材中农药残留量过高,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人身安全;三是栽培管理粗放,品种混杂,采收时间不当,贮藏运输中被污染等;四是没有药材内在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标准,致使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制剂质量难以保证,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从国际中药和植物药市场现状来看,随着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进入我国的国外医药企业越来越多,他们从产地直接收购药材出口,或者利用国内人才资源和没有严密保护措施的知识产权进行就地研究开发,并直接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口或向国内市场销售,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总额为180亿美元,而我国中药出口国际植物药市场的份额仅为3%。作为具有较大换汇优势的中药材出口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总金额和单价却增长很少,有的品种还在大幅度下降。最令人担心的是,外国医药企业直接参与中药材生产收购和中药制剂及提取物研究开发等各个环节,由于其资金和技术占有的优势,对中药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发展将构成巨大威胁。此外,国际动植物保护和贸易调查组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由,将许多药用栽培、饲养产品列入禁止贸易之列,这些都对中药在国际医药界树立形象和进一步走向世界十分不利。
  建立无公害天然药物种植养殖基地,把无公害天然药物,进一步加工为复方中成药及民族药,有利于稳定药材中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可控制植物药材质量;采用无公害的天然药材为原料制备中药制剂,固定动植物药产地及种质资源,从而可稳定中药制剂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确保可靠的疗效,这是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基础,制药工业的现代化,必需严格执行GAPGLPGCPGMP四个标准,其中GAP就是严把原料关,天然药材可分为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种的不同其疗效也不同,同种天然药材由于生长条件、所处地理环境位置不同,采收時间不同,其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疗效也不同,因此中药制剂厂必需固定原料药的供应产地,这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为保护民族医药工业,让我国无公害药材及中药制剂走向世界的一个极其关键的措施。
  1.2.
依据:廿一世纪将面临人类对绿色天然医药制品及绿色健康食品需求量不断增长的新高潮。中国西部边远贫困地区(新彊、青海、甘粛、西藏、四川、云南、贵卅、广西),无公害的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现有国家级、省(自治区)级及地()级自然保护区325个,占地面积达6000万公顷,在这些保护区内及其周围均可考虑安排种植及养殖无公害药物,並可有计划的科学合理的进行采挖围捕。西部地区有着悠久的葯用植物栽培史,特别是立体气侯条件较典型的云南省,利用其具有典型热带雨林、四季如春的温带地貎及白雪皑皑的高寒山区,曽于1958年开始进行传统中药材的引种、试种及推广,野生药材的家种试验传播以及成功的进行了北参南移(年产啇品人参曽达400公斤以上)。仅在云南拉美荣药材种植场就成功的栽培了363种药材。而且中国西部边远贫困地区还有许多名贵药材是沿海及內地其它省份难以种植的药材,如三七、灯盏花、天麻、杜仲、印楝、山海棠、阿魏、雪蓮等以及众多的南药、民族药(维、藏、蒙、彝、傣、苗、壮)。因此在中国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建立世界级无公害的植物药种植基地,条件是优越和充分的。中国西部边远贫困地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她蘊藏了丰富的药用动、植物资源和大量的名贵特有药材,其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高度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生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利用葯用动植物资源的民族传统知识的多样性上,具体体现岀了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合理的確保该地区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及开发,而造福于人类社会。可有效的挽救和保护濒危及枯竭威胁的动植物品种资源,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
   据国内外经济专家预测,一旦我国加入WTO,中医药是最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中医药是中国产品进军世界市场的主力军中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而拥有资源优势、科研优势和企业开发优势的西部地区必将成为我国中药产业开发的高地。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药产业开发成为西部地区投资合作洽谈最大的热点。据悉,美国康柏和香港新世界集团已经决定投资在四川建立一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药信息网,将四川药谷打造成世界中药产业发展中心。澳门天华集团在郫县投资7500万美元建立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香港汉方药堂决定在成都龙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3亿元建立中药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25强制药企业已有20抢滩中国医药市场。国家科技部、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六部委和四川省共同投资,兴建目前全国唯一以省为单位、全面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国家级基地。目前,甘肃奇正、青海三普药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藏药资源开发企业。西南则以成都地奥、云南白药等企业为龙头,致力于中草药资源开发。统计数字显示,四川中成药企业赢利率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0%以上;云南医药工业总产值近4年翻了一番,利税增长289倍。四川省是西部地区中药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这个省的中成药产值由1990年的8000万元迅速增加到1999年的425亿元,在全国的位次从第22位跃居第一位。  
   
这一切均说明了国内外有识之士已看好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药材的开犮。面对中国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现巳具有8000种以上的无公害污染的世界天然药材宝库(其中仅云南省内就有6150种无公害污染的植物药品种),特提出以农工贸研、产供销发为一体的良性循环犮展模式。官助民办,向各级政府求政策寻支持,争取联合国有关部门及国际财团的赞助与扶持。以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临界多元流体加工技术、离子膜分离、无公害天然葯物栽培及养殖等高新技术为基礎;以电子商务销售网络及天然药物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龙头;立足于地跨寒、温、热三帶基本上无公害污染生态环境的中国西部边远贫困地区,栽培及养殖无公害天然葯物,统一向大陸及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制药公司提供无公害的质量穩定的中葯材,向国内外医葯市场提供无公害的无菌无虫卵的高档中药饮片、组织生产高质量的天然葯材提取物及其主要有效成份含量波动在±30%以内并符合国际质量卫生标准复方中成药、民族药等。促进中国的中成药、民族药早日占领国际市场。
二、国内外植物药及其制成品的发展趋势
   2.1.国外发展趋势:在回归大自然的浪潮与绿色革命的推动下,欧美的草药热己逐步转向加快对中药的研究与开发,西方中草药的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国际市场植物药及其制成品的每年成交额约为300亿美元。其中日本、南韩等国的中药制剂的销售额较大,市场前景较为宽广。
  2.2.
国内发展趋势:我国中药制剂工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巳具备一定的规模,其所需的中药材原料主要依靠收购野生药材,这往往存在着破坏野生资源以及采收不规范带来的有效成份不稳定等问题;部分收购药农种植的中药材往往又存在着施用化肥及化学农药带来的重金属及有毒有机物超标,质量不稳定等蔽端。据有关部门在市场上抽查化验复方穿心莲片、藿香正气水、复方丹参片等商品,其中有效成份含量波动十几倍至几十倍,甚至在复方丹参片内检测不出主要有效成份丹参酮II,究其原因除受不同的加工工艺影响之外,原料药材质量不稳定也是一个主要原因。现已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本项目的申报将会得国内外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
 
三、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3.1.建设规模:一期规划,种植植物药5000,品种80个,投资5000万元,年产各种植物药5000,年产值15000万元。具体种植品种有:灯盏花、杜仲、茯苓、云黄连、云木香、括萎、菊叶薯蓣、穿龙薯蓣、金铁锁、紫金龙、雪上一枝蒿、三分三、千金藤、草乌、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囘心草、锅铲叶、马蹄香、黄精、何首乌、芫花、茵陈、威灵仙、连翘、生地、苍耳子、鸡血藤、罗锅底、石椒草、重楼、党参、丹参、柴胡、元胡、珠子参、青阳参、玄参、雷公藤、锡生藤、杭菊、苦参、苦良姜、大黄、白芷、防风、当归、黄芩、白术、板兰根、臭灵丹、桔梗、川芎、附子、黄柏、厚朴、穿心莲、五味子、五倍子、金银花、栀子、贝母、半夏、牛膝、天花粉、虎杖、鸦胆子、荜茇、姜黄、莪术、蛇床子、葛根、半枝莲等。先安排开发一些适銷对路的短平快产品,可当年投资当年见到经济效益。二期在卧云山周囲,建设规模种植植物药15万亩,品种80个,投资50000万元,年产各种植物药40000,年产值120000万元。三期推广到西部各省、自治区,建设规模种植植物药35万亩,品种360个,投资100000万元,年产各种植物药80000,年产值240000万元。总计种植植物药51.5万亩,品种360个,投资155000万元,年产各种植物药125000,年产值375000万元。
  3.2.
基地配套机构:有性繁殖良种及无性繁殖良苗基地;组织培养育苗站;无公害植物药种植及植保技术指导站;热风气流烘干及无菌饮片加工站;药用植物标本园、种质园;药用动物养殖示范场;动植物药质量检测中心;民族植物药开发中心;超临界多元流体精制加工原药示范厂。
   3.3..配套中成药及民族药现代化加工企业:超临界多元流体高新技术及其配套工程精制加工民族药、中成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0,830万元,在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生产厂,项目建议书另行编制。
   3.4.配套无公害中药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投资800万元,项目建议书另行编制。
   四、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及可靠性
 
 4.1.本项目主要采用的关键技术是超临界多元流体分步选择性萃取,分步萃取,重组萃取制备复方中成药、民族药的发明专利技术;超临界多元流体对中草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灭菌、杀虫卵、脱臭、膨化与矫味的发明专利技术,在本项目中具体用于:
  4.1.1.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直接从一些植物药原料中分步选择性的萃取出各种有效成份,合理利用资源,产品可供应国内外的厂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可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支撑种植基地的扩大再生产。
  4.1.2.
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对一些多年生长的名贵药材,可脱除药材表面被农药污染的有毒物,变废为宝。
  4.1.3.
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对一些需求量较大的传统复方中成药,按中药理论原理进行整体方剂的分步萃取,重组萃取,精馏萃取,严格控制复方中成药中可能对人体有害的重组份及重金屬含量,稳定复方中成药制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迎头赶超日本与韩国的中成药的质量。
   4.1.4.
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加工新技术,对粉碎过筛后的原药粉,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灭菌、杀虫卵、脱臭、膨化与矫味,再制备为传统中成药,稳定产品质量。还可对一些生产与采集过多的中药材,应用超临界多元流体加工新技术,进行保鲜处理,这是目前较理的延長药材保存期的有效方法。
  4.1.5.
超临界多元流体直接从一些植物中分步选择性的萃取易于降解的无公害的高效杀虫剂农药以及具有抗寒抗旱的天然增产素(天然BR),直接从一些复方中药中提取广谱性植物用抗菌素农药,以确保所种植的植物药保产增产又无公害污染。
  4.2.
采用国内成熟的植物脱毒组织培育快繁新技术,染色体工程育种新技术,
   4.3.
GMP标准,分散在各个种植基地建立热风干燥自动化加工及包装的生产流水线,加工袋装无菌、无公害污染及有效成分含量稳定的中药材饮片。
  4.3.
采用超临界色谱及超临界萃取-吸附的分析检测新技术,可直接从植物药材中快速检测有效成分含量及有机合成农药污染程度,确保植物药材产品的质量。
  4.4.
采用国内成熟的高活性多功能生物活性菌肥,线虫生防微生物农药、真菌细菌病害生防农药、昆虫信息化合物农药、昆虫病毒虫剂增效因子、天然除虫菊酯、印楝素农药、丝孢真菌杀虫剂等,确保植物药材的稳产、高产。
  4.5.
以上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均系成熟的或经过工业化生产考验的高新技术。主要采用的关键技术是超临界多元流体分步选择性萃取的发明专利技术,这一发明专利曾在国家科技信息中心网络199790期高新技术栏目例为重点推荐项目; '99中国高新技术与专利技术博览会被评为金奖。曾在1300立升萃取槽容积的大型成套装置上经过工业化生产的验证。
   4.6.建立药用野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3SIT高新技术对药用野生资源科学地制定"轮歇采挖采捕区""休挖休捕区""种质保护区",对野生资源既要保护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受益于边远山区贫困农户。
    
 五、市场前景分析
  国际市场: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如美、英、德、法及加拿大等国家,向健康投资,提高生命质量已成为时尚和热点。然而,由于其社会医疗体系以西医为主,局限性較大,对各种疑难杂症现代病束手无策,尤其化学药品的副作用等问题,使越来越多的人寻求回归大自然,把目光转向天然药物。美国社会原来对中草药抱有某种偏见,但一个个中医药对疑难症、癌症等治疗有效的实例,使他们对中医药的疗效逐步有了新的认识。目前,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把中药、针炙、按摩等中医疗法称为另类医疗,在美国,已有不少地方开设了另类医疗中心,1998年美国人用于另类医疗的费用近150亿美元。美国卫生部专设了另类医学司,已拨款帮助30项另类医学的研究和应用项目;美国教育部门审查批准的中医学院有30所,在美国从事东方医药工作的人数已达8000余人。由于民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1997年首次设立中医研究讲座,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也召开了全国中草药研讨会。FDA已拟完了一部《天然药物法规指南》,它颁布实施后,将使中草药从支流的营养食品转向主流的医药品
  
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消费者所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传统医学列入议事日程,在五大洲建立了26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与此同时,国际上对中草药日益关注。美国FDA自前年开始也放宽对草药销售的限制,使得美国市场上草药制品销售出现上升趋势。1997年美国市场草药零售额已达37亿美元,增幅为18%。在世界市场上,草药产品每年的销售额已超过160亿美元,近几年平均年增长12.9%。到2000年,将达到50%的增长率。当前,世界许多国家在新药开发方面已寄托于天然药物,中医中药在国际上非但没有被排斥、被冷落,反而越来越受到广泛的接纳与重视。可以预见,21世纪中医药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全球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逐年增长,世界各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天然药物的引进和开发。美国从90年代开始拨出巨额,专门用于非常规医药研究开发,并将重点放在中医药方面,如美国在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中药科学研究中心,专门进行中药的研究与开发。一些制药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大陆购买单味药材的提取物粗品,然后进行精制分离、提纯、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药理筛选等,不少工作已取得很好的成绩。
 
英国的一些知名医学研究机构正着手研究中药,专门成立了英国植物药有限公司,1996年在英国申请注册了首例中药生产许可证,第一批订单即达3亿英镑。该公司已向包括我国在内的24个国家申请了专利,目前正在开发另外7种中药。成立于1986年的东西方药材公司雇用我国中医院校毕业生负责技术,近年也已开发生产了两个系列64种中药,销住西方10多个国家。
 
德国每年从我国进口大量银杏叶,经深加工后出口,每年创汇额达3.5亿美元,德国引种人参获得成功,仅1994年出售人参制剂即获利8000多万马克。
 
日本近年来更是大力发展中药材,积极开拓和占领市场;
 
日本正在实施引进中国药材,建设专项基地的发展中药材生产的5年计划;他们在我国六神丸基础上研制出的救心丹,年出口量达1亿美元;他们生产的小柴胡汤已获美国FDA临床实施许可证,年出口额达1.2亿美元;由于日本在中药制药的某些领域已占据领先地位,因此他们声称:要使日本成为世界传统医药的中心。
 
韩国长期以来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并存,韩医可享受政府医疗保险,经政府注册的正规韩医大学有10座;现有注册韩医5000余人(其中草药医师3000余人);韩医院和韩医诊所3600余家。韩国社会事务卫生部(MOHSA)是传统医药的政府主管部门。韩国从70年代初开始建立中药制剂工业,现有中药厂80余家,占药厂总数的22.2%,1989年中药制剂的产值已达4.8亿美元,从1992年起按GMP标准生产中药制剂。
 
东南亚及泰国等国家也早已开始利用其良好的资源优势进行植物药品的开发,并在国际市场上成为新的生力军。目前,世界天然药物的年贸易额已达160亿美元,药用植物及其制品、保健品、化妆品、香料等成交额高达300亿美元以上。    
 
中药材自汉唐以来,一直是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和交流的重要部分。我国中药出口额,60年代平均增长率为22%-23%,70年代平均增长率高达50%以上。但近年来,我国中药出口增长速度缓慢,特别是近两年出口甚至呈下降趋势。现每年出口的仅为几亿美元,且大多数是低附加值的中药材原料及其饮片。
 
 据统计,目前全球植物药(包括各国传统药物)的年销售额约160亿美元左右,其中欧洲约占一半,德国和法国植物药消费最高,共占欧洲市场总额的72%,德国占其中的50%。中药虽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但主要是出口亚洲地区(包括港、澳、台),其次是欧洲一些国家。亚洲占55%、欧洲占25%、北美占7.9%、南美占2.6%、非洲占0.68%、大洋洲占0.56%、其他地区占7.58%。我国中药(包括国内)市场虽占世界植物药市场的25%左右,但大部分是国内市场,在国外植物药市场上所占份额不到5%,其中在发达国家的植物药市场所占份额更低,在英、美约为2%,在德国约为0.2%。中药出口长期以来以原料和加工初级产品为主,占中药类出口总额的60%以上,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中成药所占份额不到40%。年出口额超过10万美元的中成药品种只有40个左右;其中,年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以上的不到10个。与此相比,韩国的中药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早已超过中国,而仅日本顺天堂一家企业的年产量就相当于中国中药产品的出口总额,差距甚大。
  "
洋中药"对我国的中药市场已形成很大的冲击,进口药品已经占到我国医药市场大约30%左右的份额,这还不包括水货。截至1997年,我国医药三资企业已占1500多家,而且很多中药在国外二次加工后重新杀回了中国老家。目前国际排名前20名的著名的制药公司已有15家来我国投资建厂,有的设法廉价收购我国有苗头的中药新药。一位西方专家预言:现在是外国向中国学习医药,再过几年中国将无优势可言……。
 
目前我国每年出口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约为10亿美元,而国际市场植物药及其制成品的每年成交额约为300亿美元,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最近美国FDA对传统中草药的技术要求已放宽,为此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创业版块中药港也已放宽对上市公司的申报条件,除韩国及港、台中药厂争先在港上市外,大陆云白药、同仁堂、三九、盘龙云海等药业也即将在香港上市,这些上市公司急需选用无公害污染的中药材为原料;此外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国内现有的约4000个中药厂,为了求生存也急需采用固定产地的无公害污染的植物药材为原料,予计国内每年需求量不会少于100万吨。
 
综上所述,国际上对中药需求量急剧上升,自七十年代以来人类的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绿色消费正行成为新时尚,医疗模式也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以及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模式,促使天然药物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日益不断穏定增長的势头。以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临界多元流体加工技术、离子膜分离、无公害天然葯物栽培及养殖等高新技术为基礎;以电子商务销售网络及天然药物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龙头;以中国证券市场医药板块及香港联交所创业板块中葯港上市公司为依托;立足于地跨寒、温、热三帶基本上无公害污染生态环境的中国西部边远贫困地区,栽培及养殖无公害天然葯物,统一向大陸及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制药公司提供无公害的质量穩定的中葯材,向国内外医葯市场提供无公害的无菌无虫卵的高档中药饮片、高质量的天然葯材提取物以及主要有效成份含量波动在±30%以内并符合国际质量卫生标准复方中成药、民族药等。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眼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就要抓住先机,实行无公害天然葯材生产的规范化、产业化经营,以示范基地带动千家万户,规范生产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作后盾,充分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严禁任何人在中国西部边远贫困地区,过度采挖、捕杀野生药材出口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形成农工贸研、产供销发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发挥优势,树立信心。尽管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严重的挑战,但在中国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可进行无公害天然葯物栽培及养殖的土地比日本和韩国的国土还要大几倍,而且经普查掌握的无公害野生葯材种类达8000种以上,总蕴藏量为500万吨。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均不具备这一资源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竞争,树立必胜的信心。
 
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应用和推广中国人自主开发的超临界多元流体加工技术制备复方中成药、民族药以及加工中药材,模拟传統中药制剂及民族葯制剂中的各种有效成份,在確保稳定制剂主要有效成份含量的原则下,提高制剂疗效,缩小制剂体積,按美国"FDA"的卫生要求组织生产。按照美国的经验,每个上市的新药是从近2000个化合物中筛选出来的,研制上市的周期平均长达13年左右,直接成本约1.1亿美元,如果考虑研究与开发的时间成本,则高达到2.3亿美元。我国中药的开发由于原材料成本低,又有经过上千年時间考验的古方验方为依托,所以采用中国人自主开发的超临界多元流体加工技术制备复方中成药、民族药,易于迖到美国"FDA"的质量标准,而资金投入及耗时均较少,风险程度也较低,这是非常有利的条件。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加工技术制备复方中成药、民族药,易于建立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体系,健全中药标准规范化体系,提高中药制药和质量控制水平,可完善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提高中药竞争力,开拓国际医药市场;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中医药企业的科研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参与国际竞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以国内市场分析目前每年耗用天然药材约100万吨,其中野生占80%,人工种植的占20%,在80%的野生药材中,若按50%的人工培育及养殖的无公害药材的需求量计,尚需40万吨,本项目的建成投产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六、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6.1.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一期规划在卧云山,种植植物药5000,品种80个,投资5000万元,年产各种植物药5000,年产值15000万元。二期在卧云山周囲,建设规模种植植物药15万亩,品种80个,投资50000万元,年产各种植物药40000,年产值120000万元。三期推广到西部各省、自治区,建设规模种植植物药35万亩,品种360个,投资100000万元,年产各种植物药80000,年产值240000万元。总计种植植物药51.5万亩,品种360个,投资155000万元,年产各种植物药125000,年产值375000万元。
    有性繁殖良种及无性繁殖良苗基地;组织培养育苗站;无公害植物药种植及植保技术指导站;热风气流烘干及无菌饮片加工站;药用植物标本园、种质园;药用动物养殖示范场;动植物药质量检测中心;西部植物化学工程研究中心;民族植物药开发中心;超临界多元流体精制加工示范厂等职能机构总投资控制在10000万元以内,分别安排在一二期工程中实施。
  6.2.
资金筹措方案:争取向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有关机构申请资助15%,国家资本金投入或贴息贷款25%,省、地卅、县扶贫贴息贷款30%,发启单位筹措30%
 
七、进度与完成期限
  第一期(2005年至2008)建设项目的无公害植物药种植基地5000亩,选择有市场的短线品种,当年生产,当年见效益。
 
第一、二、三期建设项目,交差进行实施。第二期建设项目安排在20062009年;第三期建设项目安排在20062010年。  
(
本文作者:云南亚太致兴生物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王振锟(原名王镇堃); 民族植物学专家李延辉教授;高级药剂师王 19991226)

 精制加工民族药、中成药产业化 超临界多元流体高新技术及其配套工程
                     项目建议书 

()项目提岀的依据
   
日本、韓国应用中国传统的医药宝库,从中国进口中药材,采用科学的方法提取有效成份,再通过高真空降膜蒸发、离子膜分离、分子蒸馏、冷冻高速离心分离、色層制备、冷冻干燥等高新技术,把中国传统的中成药制备为滴丸、软胶囊、粉针剂、缓释剂等新制剂,並控制中成药中主要有效成份含量在±50%以内,其在国际中草药市场份额中约占90%。而中国大陸大部分中成药产品,由于采用传统的工艺进行加工,中成药中主要有效成份含量波动范围在几倍甚至几十倍,杂质及重金属超标,产品达不到国际医药市场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致使在国际中草药市场份额中,中国只占5%。日本昭天堂中药加工厂一年的产值就可达到目前中国每年出口中药的总额,韩国人参及人参制品,早在1986年出口额已达9630万美元,相当于中国当年中成药出口总量。目前中国中药出口比重较小,而中成药进口之势却咄咄逼人。国内出口的中药材,在国外甚至是采用传统工艺加工成中成药之后,又重新杀回老家。每年进口的川贝枇杷膏、洋参丸、救心丹、保心安油、驱风油、红花油、莪术油等价值数千万元的洋国药,巳严重的冲击着中国中成药民族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形势将更加严峻,为此中国政府鼓励外商在大陸投资建厂,特编写这一项目建议书招商引资
()产品市场预测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工业及城市现代化的三废污染,给人类带来无法抗拒的现代病以及西方合成药物给人类带来的毒副作用的潛在威协,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症在经济发达国家频频发生和增多,人体抗菌、抗病毒的免疫功能下降,许多流行病又死灰复燃。回归大自然的浪潮促进东、西方人在中草药中寻求灵方良药,本项目选择的云南民族葯及传统中成药的两大系列产品,按先进的国际化、规范化的技术要求与新剤型要求组织生产,产品销售方向定位在50%中国国内,50%北美、西欧与东南亚各国。市场空间较大。
    ⒈云南民族葯
    雅勒松”(降压特效葯):高血压病的发病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隨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2005年将达到20%,且年青人亦不少见。高血压病的某些并发症可致病残或死亡,危害极大。世界各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研制防治高血压药物,现已研制岀一百余种,但绝大部分是西药,只能对症降压,长期服药毒副作用明显,一旦仃药血压就反弾,无法避免对机体的继发损伤。而雅勒松降压启效快(30分钟内启效,无明显波峰波谷),可降脂调脂,预防和清扫出血管内壁粥样斑块,改善动脉弹性,防治高血压高血脂作用显著。预计雅勒松将取代50%的高血压病葯物市场,美国医药信息公司IMS公司最近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主要地区的药品销售额达2120亿美元,雅勒松予计每年有2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九仙红灵虫”(抗菌抗病毒良药):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重建人体免疫功能系统,这是一种活化免疫机能的抗菌、抗病毒的防治性葯物,根据其处方药名及民间典故命名为九仙红灵虫胶囊。本品主要用于肿瘤、癌症所致的体质虚弱,病毒感染,特别对HIV(艾滋病病毒)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可广泛用于提高、重建或修复受损的免疫系统,并具有抗疲劳,耐缺氧等多种保健功能,长期服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临床验证其功能优于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日本生产的小柴胡汤粉針剤,“九仙红灵虫予计每年有2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⒉传统中成葯
   ①痛经丹软胶囊(妇科用药):痛经发病率约占世界人口的10%,本品选取中医传统中成药痛经丸方剤,其功能是活血散寒,调经止痛。用于寒凝血滯,经来腹痛。痛经丹软胶囊予计每年有1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②退烧灵针剤(儿科用药):儿童发烧,病因复杂,临床诊断治疗较为困难,贻误治疗及过量抗菌素致残者累见不鲜。本品选用中国近代50位名医中的戴立三老先生三代祖传祕方,制备为广谱性退烧水针剂与粉针剤,予计每年有1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⒊外治疗法中草葯
  ①雅宾妞(妇科用药);本品直接在病灶部位给药,可用于治疗宫颈穈烂、阴道炎、宮颈炎及防治性接触传染疾病等妇科多发病,予计每年有1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②防治感冒香水:采用中国传统医学的外治疗法及国外科龙疗效香水防治疾病的机理,制备中草药防治流行性感冒香水,这一产品属于消毒剂类的绿色化妆品,审批手续简单,易于在国内、外上市。感冒发病率较高,每年大约有90%以上的人患感冒,特别是流行性感冒西方医药目前还难以控制,中草药防治流行性感冒香水,可从上呼吸道直接给药,效果良好使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予计每年有1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环境保护及原材料供应状况     
   
本项目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的溶媒对复方中草葯进行精制加工,这一溶媒以食品级的二氧化碳为主体,均匀溶入或混入少量国际上普遍允许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加之所添加的食品添加剤用量较少,可全部由超临界二氧化碳与超高纯酒精组成的超临界多元流体脱除,不会对环境及产品带来污染。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防治措施;
  
Ⅰ污水:本项目唯一的污水源为制取超纯水装置再生离子交换树脂时产生的酸、碱废水,平均日排放量为0.5立方米。治理办法,采用集中于予沉积中和池调节PH值至67,严格控制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86)”,再排入厂区下水道。
  
Ⅱ噪音:主要噪音源是CO2循环压缩机及囘收CO2压缩机,防治措施是在设备订货时要求噪音小于70分贝,压缩机进出口增设消声器;在建筑设计上,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BGJ87-85)”考虑吸音措施,確保生产操作岗位噪音小于70分贝。
  
Ⅲ废气:CO2采用全循环工艺的发明专利技术,不排放CO2,万一操作事故排放少量的食品级CO2气体,可由厂区内按GMP标准要求,所设置的绿化带中的花卉林木草坪青草等植物所吸收,不会对环境带来任何污染。
  
Ⅳ锅炉房:本项目选用14/时卧式燃油锅炉,设有废渣废水产生,燃烧系统采用智能仪表控制,燃烧完全,並严格按城区环境标准(GB3096-82)要求,设置锅炉尾气净化系统。
    
原材料供应状况
     
中国西部地区无公害污染的天然药物储量约500万吨/年,其中云南的 葯用植物有6150种,葯用昆虫有100多种,藏药500多种,均未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本项目所采用的原料葯,全部来自云南贫困山区的无公害污染的天然药物原料,货源充足,伹为从长计议,本项目还需与当地政府的扶贫办公室长期合作,制订合理采、捕计划及人工栽培、繁殖计划,充分確保原药供应万元一失。  
()项目实施方案及进度安排
      
本药物生产型项目总投资10,83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00万元,年总产值45,000万元,年税后利润15,000万元。和本生产型企业配套项目包括:一、绿色药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基建投资4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00万元,总投资800万元。二、无公害绿色天然药物生产基地,总投资10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00万元,项目包括:1、收购云南丽江拉美邑野生药物种植场,恢复生产,投资4000万元;2、合资经营巧家植物药种质保护区,投资1000万元;3、在昆明市西郊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合资或独资筹建云南民族药生产基地,投资5000万元。
    
以上三大项目,总计投资23230万元。
    
投资10,830万元的药物生产型项目,包括三个分项目:
     1
、药物提取部分:
         
①超临界多元流体技术装备(国产)
   
超临界多元流体的分步选择性萃取(发明专利号96105251.1)、萃取精馏与重组萃取(发明专利号01104215.X01204600.0)技术装备:      
        4X1500
立升成套装置(共为两个单元),投资2500万元,每年加工原药2400吨;
       
②超临界多元流体微膨化、预破壁、矫香加香,常温高效灭菌(发明专利号89109382.6)技术装备:
        2X1500
立升成套装置,投资800万元,每年加工原药1200吨;
      
③水渗透蒸馏新工艺同时抽提复方中成药方剂中的脂溶性及水溶性有效成份技术装备(国产)
       2X10000
立升成套装置,投资500万元,每年加工原药8000吨。
   2
、工艺配套工程①.高效高真空精密精馏成套设备,投资100万元。提取高純的天然多元流体添加剂(国产);②.高效高真空降膜蒸发浓缩装备,150万元(国产);③.冷冻干燥装备,投资200万元(国产);④.高效离子膜过滤装备,投资150万元(进口+国产);⑤. GMP标准的成套制葯设备: 制备硬胶囊成套设备,投资200万元;制备软胶囊进口成套设备,投资1500万元;制备水针剤成套设备,投资300万元;制备粉针剤成套设备,投资400万元。             
  3
、配套公用工程860万元
   
①锅炉房(含成套设备安装土建工程在内)110万元,
   
②供电供水排水150万元
   
③昆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购置建厂土地30450万元
   
④总图绿化车辆消防投资150万元                      
   
⑤设计费200万元
   
⑥安装及运杂费300万元
   
⑦操作工人培训费50万元
   
⑧国家级新药许可证报批费600万元
   
⑨建设期管理费70万元
   
⑩不可予见费150万元
(
本文作者:云南亚太致兴生物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振锟(原名王镇堃); 高级药剂师王 惠。19991226)  
  

超临界多元流体对海洋生物资源深加工的产业化开发 (王振锟)
    人类生活的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积是海洋,海洋动、植物品种有二十多万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开发及利用海洋生物食品及药品的国家之一。远在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中,就有乌鱼骨作药丸,饮以鲍鱼汁治疗血枯的记载。列入中药的有昆布、海藻、海马、玳瑁等。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一般分子量较大、极性成分的物质较多,这可能和海水的比重大、海底的压力高有关。目前发现易于用超临界CO2萃取的天然香料有近六千种,几乎均为陆地生物,属海洋生物的仅有龙涎香(Ambergris)与海狸香(Castoreum)两种并且分子量也较大。单纯的超临界CO2一般难以用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加工,因此开发超临界多元流体深加工海洋生物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可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深加工海洋生物有代表性的产品:
   一、生物碱类海洋毒素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可直接从海洋河豚类Fugu sp.的卵巢及肝脏中萃取而得,具有剧烈的毒性,其局部麻醉作用强度为可卡因的16000倍。
  石房蛤毒素(saxitoxin, STX):可直接从海洋贝类大石房蛤Saxidomus giganteus中萃取而得,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00倍。
     二、海洋甾体类
  海洋甾体类可直接从海洋中的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中萃取而得。在甾体母核上形成的甾类化合物有十余种,在C17位侧链上形成的甾类化合物有数十种。具有各不相同的生物活性。
    三、海洋动物萜类
  从海绵动物Luffariella uariabijis中萃取出来的二倍半萜内酯manoalide,具有抗癌作用,美国FDA已批准在临床上使用。有趣的是陆地上的人参、沙参、党参等植物类药材中含有三萜皂甙,而海洋中的海参、刺参、瓜参、阿氏辐肛参、荡皮海参等动物类食品中也含有三萜皂甙,并且都可用超临界多元流体萃取其总皂甙。
 
四、海洋动物类脂类
  前列腺素:在低等海生动物柳珊瑚中含有前列腺素高达1.5%,比人体和陆地动物生殖系统中的含量高出几百倍到几千倍,用超临界多元流体萃取的生产成本仅为化学合成法生产成本的5%,具有较强的技术及经济竞争力。
  
鲨烯:鲨烯(Squalene)是生长在500-1000米深海环境中鲨鱼肝脏里的不饱和脂肪酸烯烃,在鲨鱼肝脏里的含量高达80%。这类大洋性鲨鱼生活在几乎没有氧气的深海里,肝脏占体重的25%,鲨烯是鲨鱼能量的源泉。由于鲨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扩散性及杀菌功能,人类内服或外涂均可摄取大量的氧,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迅速恢复疲劳,是理想的保健食品及保健化妆品原料。鲨鱼是海洋中最古老的动物,近年来鲨烯已用于作治疗药物,内服可治疗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肝硬化、癌症等;外敷治疗扁桃腺炎、气管炎、感冒、结核、风湿病、神经痛等。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萃取比单纯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可降低基建投资及生产成本。
  EPADHA:深海鱼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简称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简称DHA)具有许多生理功能。EPA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作用,可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防止高血压;DHA具有促进脑细胞生长、改善大脑机能,益智健脑、预防老年痴呆、提高生命质量功能。目前这一类产品大多是EPADHA和十八碳一烯酸、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三烯酸的混合脂肪酸,并有特殊的一般人难以接受的腥异味,可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精馏或超临界流体尿素包络分离精制、脱除腥异味,EPADHA的纯度可分别达到95%以上。    
  
五、海洋苔藓动物草苔虫类大环内酯:从海洋苔藓动物草苔虫类Bugula neritina 中萃取出的草苔虫素Ⅰ(briostatin),具有较佳的抗癌作用,将成为一种新的抗癌药物。
  
六、海洋藻类保健食品及药品
海洋藻类品种繁多,昆布可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在常温条件下,进行脱臭、灭菌保鲜、膨化、矫味与加香,制备为系列保健食品;一些海藻品种可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在常温条件下萃取β-胡萝卜素及EPADHA;一些海洋巨藻每天可生长60厘米至1米,全长达数百米,从中提取的物质,可应用于300多种药物制剂中。(本文曾于2000/2/8在本网站发布过)

超临界多元流体精制海洋生物高档保健医药品的创业投资

 
  
项目简介:高档海洋生物保健医药品产业化开发(功能、特点、用途、技术指标),本项目选取精制高钝EPADHA及神经酸, 再进行合理组方制备高档海洋生物保健医药品,EPA为二十碳-5烯酸,DHA为二十二碳-6烯酸,神经酸为二十四碳-15烯酸,三者分子中所含的双键数目不同, 导至其生理活性功能也不同。它们是人体的三大必需高级多烯不饱和脂肪酸,其广泛存在于许多深海鱼油中,也存在于海洋藻类和某些陆地植物中。藻类植物生产的EPADHA有许多优点,但含量低目前还有一些工程问题有待觧决,尚不具备产业化开发条件。
   EPA
DHA及神经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EPA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作用,可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防止高血压;DHA具有促进脑细胞生长、改善大脑机能,益智健脑、预防老年痴呆、提高生命质量功能。神经酸占脊髓脂肪酸含量的50%,可用于对神精传导障碍疾病患者如偏瘫、痴呆、植物人患者的辅助治疗。DHA对儿童有健脑和提高智商的作用,EPADHA对老年人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站病的作用。全球当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疾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高纯EPADHA及神经酸的主要功能是:降低血压、降低血脂、降低血液粘度、增强血红细胞的可塑性、防止动脉硬化等,还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本功能性食品为人体神经营养必须的活性物质,对补充人体所须营养物,修补损失的神经组织具有替代缺少的功能性食品。 开发本功能性食品填补国内空白,对一般的人群,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中风、神经组织受损伤的患者是一福音。
 
目前,全世界每年产鱼油量约100万吨,其中包含20万至30万吨EPADHA及神经酸。我国有很长的海岸线,鱼油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起步较晚,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虽然国内市场上已经有多种EPADHA的鱼油产品出售,由于受分离提纯等技术的制约,包括巨人脑黄金、小聪聪母液、多灵多鱼油、鱼油多烯酸软胶囊等尚属鱼油的初级混合物产品,EPADHA及神经酸的含量不高;目前市场上还缺少高纯的EPADHA及神经酸产品。鱼油的组成复杂,其中某些杂质性成分还对人体有害。据了解,市场上EPADHA含有量在40%左右的鱼油产品价格为人民币0.4-0.5万元/kg,而且因为纯度低以及某些有毒组分的负作用存在,价格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而美国和日本等厂商出售的含有99%EPADHA的高纯产品,市场售价高达人民币60万元/kg
  
本项目课题组从1983年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讨工作,并在自行设计的多功能多元流体的加工装置上,进行过为解决超临界多元流体精密精馏产业化中存在的边壁效应和放大效应动态模拟试验。我们认为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高真空蒸馏法、分子蒸馏法、硝酸银络合法、单纯超临界CO2萃取以及最近有关単位倡导的工业化色层制备工艺,均存在着诸多的敝端和不足,不宜用于高纯EPADHA及神经酸产业化开发。
  
技术性能:采用超临界多元流体精密精馏新技术直接分离高纯EPADHA及神经酸,系在常温条件下操作,产品不易氧化及降解,中间馏份可反复回收精馏,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易于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昜于实现连续化精馏,能耗少,生产成本低,质量稳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超临界多元流体在全封闭循环系统内操作,对环境及产品无任何影响。这一新技术填补了国内超临界多元流体精密精馏开发技术的空白,国外也仅是完成了试验室的研究工作,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这是一个自主知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开犮的项目,这一项目开发成功后还可用于其它热敏性天然物的精制,特别是可用于从海洋生物中提取高纯前列腺素及高纯鲨烯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研制的最终目标性能指标:本项目的最终研制目标是自经费落实后1年内拟以富含(25%)EPADHA的深海鱼油与富含神经酸的天然脂肪为原料,分离制备含量达96%以上的高纯EPADHA及神经酸产品。生产规模为每天10公斤及50公斤的装置各一套。
自经费落实后6个月内,开始办理申报海洋生物医药许可证及保健食品许可证的手续。
  
市场前景:针对美国、日本等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企业家正瞄准这个领域,并以迅猛之势抢占我国市场;针对我国海洋生物医药及保健食品行业在这个领域几近空白,利用高科技手段,从鱼油及天然油脂中分离纯化,制备高纯的EPADHA及神经酸的工业化开发,尤其显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大的经济效益。
   
投入产出:据估计,如果我国每年能生产含EPADHA70%以上及神经酸96%以上的高纯鱼油产品20000kg,则至少可以创造160000万元以上的产值,而相应规模的投资仅需人民币1200万元(其中两套超临界多元流体精密精馏装置投资仅为250万元人民币)。投入产出比1133;全员劳动生产率1333万元。
以年产10000kg高纯(99%)高纯EPADHA及神经酸产品进行估算。 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与技术投资相结合的合作方式。 


2006
国际新药发明科技年会(IDDST

组织来华的海外专家介绍及寻求合作的方向

行业协会及著名机构等知名专家来华寻求合作的领域
Dr. Steven Dentali,美国草药协会科技业务副会长,药典委员会草药分册主任委员
寻求合作的方向:作为美国天然产物和草药标准评估、行业评审和政策法规制定、市场准入等著名的行业决策人之一,此次来中国,他非常愿意为国内的草药打入美国市场或出口等议题进行讨论和咨询,并希望与中国预向美国出口保健品和草药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

  Andrew Chang博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血液学部政策法规副主任
常博士他是一位血液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申请和医疗器材申请评审专家,此次应邀来连,他将对中国生物药品及血液药品的出口企业提供直接的政策咨询和市场前沿资讯交流。

  交流项目:高效的新一代紫杉醇药物
Dr.Iwao Ojima 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生物与药物研究所主任
尾岛岩博士通过化学结构修饰,开发紫杉醇新一代药物,将其对耐药的乳腺癌细胞的药物活性提高近 300倍,他已发明了140多项专利。此次来华,将就新一代紫杉醇抗癌药剂寻求合作。

  交流项目:利用载体荷尔蒙调节的药物耐药性开发抗癌药物
Fan, 美国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侯林斯癌症中心病理学教授、研究员
范博士肿瘤发育和细胞周期的荷尔蒙及遗传的调控及药物诱发的机制和治疗,他认为载体荷尔蒙调节的药物耐药性是药物开发的机理与新机遇,并希望能到国内作交流和寻求广泛合作。

  交流项目:寻找专业公司提供几百甚至上千毫克的临床级的质粒DNA
Dr. Jochen Urthaler, 奥地利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科学家,生产部的主任,

质粒DNA作为一种新的非病毒转基因载体,欧美约有20%的临床研究用非病毒载体进行目前基因疗法质粒的市场价约为600美元/50微克。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经估算,可将生产成本降低6倍以下。越来越多的实验室或公司希望有专业公司提供几百甚至上千毫克的临床级的质粒DNA,因此,此次来华,他希望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合作单位。

  交流项目:肿瘤抗体靶向药物
Dr. Weikang Tao, 美国默克公司研究实验室癌症研究部研究员
陶博士将详细介绍肿瘤抗体靶向药物的靶特异性,肿瘤抗体靶向药物研究的国际前沿趋势,并希望对关于抗体靶向药物的研究与应用和国内业界作探讨和寻求合作。

  交流项目:噬菌体展示技术
Dr. Bin Liu,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麻醉学系副教授
刘博士本次来连,他主要想就噬菌体展示技术新进展进行交流并寻求产业合作。

  交流项目:Met诱导抗癌药物的动物模型及药物设计
Dr. Flavio Maina, 法国马赛发展生物学学会教授
此次来连将在国际上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以酪氨酸激酶为靶点进行药物研发和反义药物消除癌基因的表达方面寻找产业资源。

  交流项目:氢和磁共振内镜方法在主要脑瘤诊断中的应用
Dr. Pr Myriam Malet-Martino,法国保罗·萨巴蒂埃大学教授
利用氢质子磁共振谱(1H MRS)在人体无创条件下分析病变内代谢产物的浓度,从分子水平对病变进行评估,开拓并丰富了脑肿瘤诊断、鉴别诊断、肿瘤分级、评估肿瘤治疗、肿瘤复发和放射治疗损伤的思维。他将就该技术进行推广和寻求合作。

  交流项目:肿瘤抗体靶向药物 Met诱导抗癌药物的动物模型及药物设计
Dr. Lanfeng Dong
, 澳大利亚格里菲思大学医学院细胞凋亡研究小组研究员
他来华的目的是希望能就维生素E琥珀酸盐用于治疗erbB2过量表达型的乳腺癌领域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并开拓医疗应用新范围。

  交流项目:细胞调亡的遗传测定与肿瘤治疗
Dr. Nobuo Tsuchida
,日本东京医学与牙科大学分子细胞肿瘤学及微生物学系系主任兼教授
Nobuo Tsuchida博士所在的研究小组利用细胞调亡机理开发抗癌药物。如果把抑制“P53R2”的药物和抗癌剂同时使用,就会取得更显著的治疗效果,他希望能在中国寻找到产业合作伙伴。

  交流项目: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Dr. Akira Nakagawara
, 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学系教授,千叶癌症研究中心主任
Akira Nakagawara博士此次将对他在成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及基因够抑制儿童成神经细胞瘤恶化和扩散的研究进展与国内企事业单位做探讨,寻求合作。

  交流项目:致癌基因的动物模型和癌症治疗
Dr. Dominik Wodarz,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态学和进化研究学系教授
Dominik Wodarz博士将在小分子制剂的耐药性,利用复制型oncolytic 病毒杀死肿瘤等领域寻求学术合作和有兴趣参与的企业。

  交流项目:阻断病毒侵入来作为治疗艾滋病毒的互补策略
Dr. Shibo Jiang
美国纽约血液中心病毒免疫实验室主任
姜教授是罗氏和Trimeri公司生产的国际最畅销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T-20的发明人,此外,他在国际上首次正式报道抗SARS病毒多肽,发现第一个最为安全有效的抗SARS病毒亚单位疫苗等。此次回国,他将就阻断病毒侵入来作为治疗艾滋病毒的互补策略技术及近期的研究成果做推介和寻求国内产业合作。

  交流项目:影响HIV-1核酸酶H的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
Dr. Stuart Le Grice,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艾滋病药耐药性研究组负责人
他将就影响HIV-1核酸酶H的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的最新进展寻求中国企业投资产业化。

  交流项目:新型HIV疫苗
Dr. Dinesh K. Singh,美国温斯顿塞伦州立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
他及他的团队利用SHIV DNA可以在短尾猿身上起到抗艾滋病的作用开发HIV/DNA疫苗,该技术已得到充分证实,希望能够在中国寻求产业合作。

  交流项目:b -D-6-环丙胺基-2',3'-二脱氧胸苷-2',3'-二脱氧鸟苷的抗-HIV活性
Dr. Jianxing Song,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学及生物化学部
他发现,确立SARS病毒 3C 蛋白切割酵素的新型催化机理是抗SARS病毒的关键,利用该技术,可以开发抗SARS药物,并希望与中国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意向。

  交流项目:自然产生的抗艾滋病毒分子
Dr. Daisuke Uemura,日本名古屋大学科学院化学系教授
希望通过会议平台,推介技术,寻求合作。

  交流项目:肥胖症相关孤儿G蛋白质偶合受体:基于影像的细胞筛选之后的基因组学和信息学鉴定
Dr. Ralph Garippa, 美国罗氏公司创新药物研发技术主任
希望与专业机构进行交流和共同合作。

  交流项目:糖尿病以及目前的药理学方法
Dr. Junming Yie, 美国加利福尼亚拉霍亚辉瑞全球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
他目前正在领导几种临床前药物的研发项目,并参与了其他几个糖尿病项目的研究,希望与国内学术界建立合作。

  交流项目: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调制以及糖尿病的线粒体应激信号传导
Dr. Narayan G. Avadhani,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教授
希望能与研发企业合作。

  交流项目:人体循环系统细胞和纤维原细胞中的胰岛素受体
Dr. James R. Gavin, 原美国糖尿病学会主席,美国艾摩雷医科大学临床学教授
希望能够与治疗糖尿病药物研发公司及生产型企业合作。

  交流项目:Q胶(泛癸利酮)添加剂对代谢综合症患者体内一氧化氮(亚硝酸盐氮)、血脂以及氧化应激的作用
Dr. Ram B Singh, 印度萨哈提医学院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关于营养学和营养品方面以及w-3脂肪酸在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方面的作用,希望与中国企业进行洽谈。

  交流项目:用从植物中衍生的生物活性代谢物进行糖尿病的再生性治疗
Dr. Kazuo Umezawa, 日本庆应大学科技系教授
他发现了一种植物碱药物conophylline诱导的前体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方法,这种Conophylline药物可以用于I型和II型糖尿病的再生性治疗,希望能够与企业对接。

  交流项目:不引起心动过速并减轻体重并降低脂肪——选择性b甲状腺受体活化剂KB-141
Dr. Gary Grover,美国尤若芬斯产品安全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高血压、脂肪代谢异常、肥胖症和糖尿病药物开发项目并具有丰富经验,他希望能在中国找到企业合作或投资产业化。

  交流项目:抗乙型肝炎和肝癌的药物治疗及新靶点开发
Dr. Mark Feitelson,美国汤姆斯杰弗逊大学病理学及细胞生物学系教授
经过多年的研究,他指出治疗HBV药物X 蛋白质译码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这次来中国,寻求产业合作和投资。

  交流项目:微载体系统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
Dr. Boris Yoffe, 美国贝勒医学院药物及分子微生物学系教授
Boris Yoffe教授领导的实验室目前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系统的肝细胞微载体大规模培养研究。其极具有重要实用和商业价值的产品。

  交流项目:乙型肝炎病毒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开发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Dr. William Chen Wei Ning,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程学院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系副教授
Chen Wei Ning教授主要研究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癌的发展,尤其是肝细胞癌治疗的研究,他希望能与中国的企业界对接。

  交流项目:治疗病毒性肝炎药物的新靶标
Dr. Bhupinder S. Anand, 美国贝勒医学院教授
他研究的兴趣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酒精肝,特别是在肝脏疾病方面有所研究。此次来连将以丙型肝炎为例,介绍他们开发新一类抗病毒性肝炎治疗的一些突破性进展。希望能与国内相关企业促成合作。

  交流项目:病毒性肝炎多样性药物治疗的合理配伍及治疗效果
Dr. David Hoffman Van Thiel, 美国圣鲁克医学中心教授
主要致力于探讨乙型肝炎药物的研究。有近20年与各知名制药公司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合作项目的经验。现在正在与诺华公司合作研究肝肾移植患者服用新药免疫抑制剂药物骁悉和麦考酚酸在体内出现的反应的比较。并与罗氏公司共同研发用IFN ά –2a 治疗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的不同反应。希望能与中国医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交流项目:酶溶球蛋白质的核磁共振结构研究:药物诱发极端有序的分析方法
Dr. Konstantin Pervushin , 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 ETH 物理化学实验室教授
他利用新式技术研究蛋白质如何折迭以形成其正确立体结构。发现蛋白质折迭过程中,某些蛋白质会经过过渡状态才形成其最终结构。了解蛋白质如何折迭将有助于设计新式且具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或是新式药物。希望与国内科研机构和研发企业形成合作和交流。 

  交流项目:mGlu4变构增效剂作为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新方法
Dr.Jeffrey Conn, 美国范德比特尔医学中心主任
他主要从事神经类药物的研发工作,希望能与国内相关机构进行接洽,寻找资源,寻求合作。

  交流项目:高效选择性的 mGluR2/3激动剂的合成与开发
Dr. Lushi Tan,
美国默克公司药物工艺高级研究员
本次来华,他将带来一种新的合成方法:mGluR2/3激动剂的合成。希望与国内业界进行交流,共同探讨。

  交流项目:人参皂甙的神经保护作用
Dr. Rausch Wolf-Dieter, 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大学药物化学学院教授
他主要在人参皂苷延缓神经细胞衰老并降低老年发生的记忆损伤以及人参皂苷的稳定膜结构和增加蛋白质合成作用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并非常希望能在国内寻找产业对接。

  交流项目:瞄准帕金森病炎症机制的关键作用:神经胶质和神经元交联
Dr. Bianca Marchetti, 意大利特洛伊那奥赛脑病研究所神经药理学部实验室主任、萨塞里医学院临床药理学教授
主要从事神经药理学的研究,在对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药物研究中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此次来连,她将就帕金森疾病新药研发的新靶点进行阐述,主要讨论神经胶质和神经元的交联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并希望与企业界达成共识。

  交流项目:干细胞移植和生长因子在帕金森疾病治疗中应用
Dr. Marco Timmer,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神经解剖学系教授
主要研究神经干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移植,对神经病变的动物模型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在帕金森病的细胞替代治疗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此次来华,他将带来通过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前沿方法。这种移植可解决帕金森病的动物模型中的不定因素。希望能与相关单位接洽。

  交流项目:来源于多酚类的天然产物在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Dr. Albert Y. Sun,美国密苏里大学医学院药理学与生理学教授
孙教授主要从事多酚类的抗氧化剂对细胞死亡机制的保护作用研究,希望能与国内学术机构建立合作,联合研究。

  交流项目:固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Ph斜度的方法测定候选药物亲脂性和同时发生的高通量的PKa
Dr. Roman Kaliszan, 波兰格但斯克医学院院长、波兰科学院院士
此次来华,希望能够与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并接触些中国的企业资源。

  交流项目:葡萄糖激酶活化剂
Dr. Ramakanth Sarabu, 美国罗氏公司临床前研究中心课题组长
此次来华将介绍罗氏公司新研发的治疗糖尿病的新药,RO-28-1675,这是一种葡萄糖激酶活化剂,它可以作用于葡萄糖激酶,该产品现在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此项新的发现为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并希望能够与相关专业机构建立合作。

  交流项目:人类MAP3激酶COT小分子药物发现中的标化与检测方法的研发
Dr. Yong Jia, 美国雅培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员
他带领的研究小组主要致力于小分子药物发现和一系列的酶制剂的研究。他希望能够与国内的相关科研院所、筛选中心和药物化学服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交流项目:一种新型的抗伊马替尼(imatinib)耐药的肿瘤细胞的ABL激酶抑制剂
Dr. Makoto Tokunaga, 日本北海道大学催化研究中心副教授
他希望与中国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或进行技术洽谈。

  交流项目:用于治疗肥胖症的MCH1受体拮抗剂-八氢吲哚
Dr. Martin Scobie, 瑞典Biovitrum AB公司
他希望能与中国的同行进行交流。并将其公司的研究进展与业界探讨,寻求广泛合作。

  交流项目:具有神经炎调节作用的干细胞分化诱导方法
Dr. Bang LUU, 法国巴斯德路易斯大学化学系教授
希望与国内学术机构进行交流和寻求国际合作。

  交流项目:斑蝥及其提取物开发抗癌药物
Dr. Adam McCluskey,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化学系教授
希望与企业接洽,推介项目。       
 
       中医药现代化

        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的现代化目标是循环经済、绿色经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能源,医药现代化追求的目标同样也是生态医药,中医临床疗法,属于生态医药范畴。今参考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疗法分类,选择一部分可开发为现代化的生态医药介绍于下:

  一、安全性的药物疗法:
  指脱除毒副作用的口服中药,经由消化器官吸收,以达到扶正祛邪、调节机体气血阴阳,使机体康复的治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口服药物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片剂、糖浆、茶剂、冲剂等不同剂型。
  二、针灸疗法:
  用针刺、艾灸的方法在人体经络及经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针刺又可分为体针、头针、面针、眼针、耳针、足针、温针、火针、三棱针、梅花针等多种针法;灸法可分为艾条灸、麦粒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药饼灸等。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三、推拿疗法:
  通过在人体体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可应用于各科的治疗,对骨伤科疾患、小儿疾患及各种疼痛性疾病更为适宜。
  四、外治疗法:
     中草药疗效香水辅助疗法 置于体表特定部位,促使腠理疏松、经脉调和、气血流畅,多用于寒湿、气血瘀滞、虚寒证候的治疗的一种辅助疗法。
  药(热)熨疗法 将药物(如药袋、药饼、药膏及药酒)经加热后置于体表特定部位,促使腠理疏松、经脉调和、气血流畅,多用于寒湿、气血瘀滞、虚寒证候的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
  敷贴疗法
  将药物调成糊状,敷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于头痛、呕泻、自汗盗汗、脱肛、眩晕、面瘫、风湿痹病、疮痈癣疹、扭挫伤、口腔溃烂、烫伤等。
  敷脐疗法
  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常用于眩晕、盗汗、便秘、尿闭、遗精、阳痿、阴挺、痛经等病症的一种外治法。
   熏洗疗法
  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汽熏蒸患处,并用温热药液淋洗局部的外治法。常用于风寒感冒、风湿痹痛、湿疹、癣疥、肛门病、阴痒、眼疾、跌打损伤等病症。
  腐蚀疗法
  选用具有腐蚀作用的药物,敷涂患处,以蚀去恶肉,促使新肉长出的外治法。主要用于体表疮疡、癌瘤、流痰等。
  放血疗法
  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割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或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高热、神昏、中暑、感冒、各种疼痛、风眩、急惊风、中毒、毒蛇咬伤等病症的一种外治法。
  刮痧疗法
  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纽扣等工具,蘸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反复刮动,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痧症”及中暑、感冒、喉痛、腹痛、呕泻、头昏脑胀等病症。
   含漱疗法   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类的药液含漱于口中,以清洁患部,治疗口腔、咽喉部疾病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喉痹、乳蛾、牙痛、口糜、口疮等病症。
  噙化疗法
  将丸剂或片剂药物噙在口中含化,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使用于口腔、咽喉疾病及胸痹心痛、厥心痛等病。
  喷雾疗法
  将药物的溶液或极细粉末经喷雾器或雾化器等形成药物蒸汽、雾粒或气溶胶,供呼吸道吸入或局部喷洒,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所用药物应据病情不同而配制。常用于治疗鼻部疾患及厥心痛、昏厥、肺胀、久咳等病症。
  烟熏疗法
  利用药物燃烧后的烟气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可用于急救、肛肠可疾病、口耳鼻疾病或作为杀虫避秽、预防疾病之用。
  灌肠疗法
  以药液或掺入散剂灌肠,以泻毒、化瘀、理气等,适用于肾绝、肠痹、肛门病变等的一种治疗方法。
  药栓(坐药)疗法
  将药物研成粉末,加入适量的赋形剂制成长圆形固体剂型,通过插入肛门或阴道而给药,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多用于治疗肛门与肠道疾患、阴道与胞宫疾患。
  药线疗法
  用桑皮纸、丝绵纸或拷贝纸蘸药或内裹药物后,插入病变部位,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痈疽疮疡、流痰、癌瘤等的治疗。
  结扎疗法
  用“线”结扎或缠扎,使病变部位经络阻塞,气血不肠,渐至脱落坏死,再经创面组织的修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痔核、息肉、赘瘤、赘疣、毒蛇咬伤、脱疽等。
  整复疗法
  通过手法或以手法为主,并借助器械,使移位的筋骨恢复其原来的位置,以治疗筋骨损伤的一种方法。本法分诊断与治疗两个部分,即首先通过触摸伤处及X线诊断筋骨损伤的部位与程度,然后运用手法使其复位。适用于骨折、脱位和伤筋。
  夹板固定疗法
  用扎带或绷带把木版、竹板或塑料制成的夹板固定在骨折已经复位的肢体上,以促进骨折愈合的一种方法。使用于各类骨折。
  五、饮食疗法:
  应用具有药理作用的食物,或用药物和食物一起烹制成食品,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可细分为食疗、药膳、药饭、药粥、药酒、药茶等。
  六、意疗法:
  根据中医学的形神理论和情志学说,通过语言开导、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音乐歌舞等手段调节精神情志,以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